联系我们

骑马走西藏 古老的方式去旅行西藏

发布时间:01-15-2014 来源:www.xz323.com

故事的主人公叫一位叫做海辉的小伙子,他有一匹叫做“多吉”的大白马,海辉说,这匹马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多吉”的藏语中是“金刚”的意思,寓意“永恒”,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和马能够一直在一起,走完这些路。这匹马是海辉5月中旬在林芝地区波密县买到的,花了4000元,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他们现在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

海辉说,当时他其实是买了两匹马的,另一匹是棕色的,比这匹还要壮实,但是有一天那匹马挣脱缰绳跑掉了,没能再找回来,而留下来的这匹白马已经快12岁了,这个年龄相当于人类的50岁。

和西藏结下不解之缘,要从2005年海辉作为“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进藏开始说起,他在西藏服务了两年,期满后,他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地方,舍不得离去,于是,他便开始酝酿骑马走西藏的计划,并打算用一年的时间实现梦想。
而关于骑马的梦想,则要追溯到海辉的高中时代,虽然是湖南人,但却对骑马驰骋草原有莫名的向往,从那时起,这个梦想便根植在他的心中。

海辉说,他第一次骑马是在2004年,上大三的时候,那时他们去云南丽江的一个村子里做公益,因为路很难走,无法开车,所以只能骑马代步。虽然是第一次骑马,但海辉却驾驭的很好。如此快速的掌握骑马的技巧,让海辉骑马的梦想燃烧的更加强烈了。

后来,见识了西藏的大美风光和壮阔景致,骑马的梦想更加的难以抑制,所以,海辉决定将梦想付诸实践。

于是,海辉开始添置户外装备,查阅相关资料,一切准备就绪,便骑着白马踏上了征程。

对于为什么一定要选择骑马这个问题,海辉说,马算是最为原始的一种交通工具,只是到了近代被取代了,骑马旅行既环保,还有个性,也不会像开车那样太快,路上的风景都来不及看,骑在马上,可以有时间思考一些问题。最后,海辉还很幽默的说,在“马路”上,骑马才算是名副其实嘛!

海辉的这此旅程的起点是八一镇,而终点在哪里,海辉自己也不确定,会走到哪,要看路上的状况决定,因为无法预见路上会发生什么,很多突发状况要处理,即使喜欢探险,也不能拿自己的生命玩笑,小问题可以克服,大问题能解决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也有可能会放弃行程。对这个问题,海辉还是很理智的。

海辉会大概的计划每天的行程:上午十点可是走,中午时休息两小时,避开毒辣的太阳,晚上七点休息,一天在路上的时间是六七个小时,可以走完约30公里的路程。

一路上,海辉和白马相伴,朝着未知的目标前进,海辉对白马照顾很周到,不会一天到晚都在马背上,走累了再骑,骑累了了再走,白马状态不好的时候,海辉不会骑上马,宁愿坚持徒步,也不愿增加白马的负担。海辉认为,他并不是急行军,没必要折磨自己的伙伴。对于伙食,海辉是不太讲究的,凑合凑合就算了,但对白马的饲料,却是一点也不马虎,路过城镇,总不会忘记给白马准备一些青稞、大麦,为它补充营养。

或许很多人认为骑马旅行是很浪漫的事,但是,路途的艰辛,恐怕只有海辉和他的白马才能体会,翻越高海拔的雪山,遭遇恶劣的天气,等等,都给海辉的旅程增添了很多狼狈不堪的回忆,即使如此,海辉依然倔强的坚持自己的梦想,这一点从未改变过。

路上遇到了很多人,他们大部分对骑马旅行的海辉充满好奇,海辉每天都要回答几十遍诸如“从哪里来?骑马去哪?”“马是买来的吗?在哪买的?多少钱买的?”这样的问题,回答的多了,海辉也有点不耐烦,却又不好意思拂人好意,所以他打算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写在一张纸上,然后挂在马身上。

最初,海辉刻意的追求孤独的感觉,如今,他然地享受孤独滋味,一路走来,让他成熟了很多,虽说每天骑在马背上很清闲,但他并没有想很多,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看着直直的路发呆,这场不知目的何在的旅程仍在继续。
海辉说,明年就是他的而立之年。或许,他只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自己茫然的青春增添一些浓重的色彩,想清楚一些需要清楚的东西。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