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

发布时间:11-05-2013 来源:www.xz323.com

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和传入西藏的初期,动物铜雕是西藏金铜雕塑的主要题材,这应该是与佛教传入前本土古老的苯教所推崇的图腾崇拜和高原游牧文化有关。动物和八吉祥的刻画具有自然写实、风格古朴等特点,它的重要性在于,这些雕塑可以体现出佛教传入西藏后,古老文化信仰与新入佛教文化的相互融合。直到后来的吐蕃时期,史前的这种写实、朴素的动物铜雕传统依然非常流行,而且还有很多造型优美、技艺精湛的铜雕塑作品,这些实物雕塑,再加上相关的文件记载,可以充分证明在佛教传入之前,西藏就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金铜雕塑制作工艺了。

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可知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可分为四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吐蕃时期(公元7世纪初至8世纪中后叶),各种艺术流派并存阶段。

在吐番时期,松赞干布实行文化开放政策,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涌进吐番,特别是印度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传入,与吐蕃传统的苯教文化接触后,文化背后的政治实体也都试图争夺吐番文化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不断的摩擦和碰撞后,就逐渐形成了这一阶段佛教和苯教文化艺术共生并存、各放异彩的局面。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就包括著名的桑耶寺,而在这一阶段的艺术作品中,也普遍存在吐蕃传统特色和域外地区风格兼备的现象。

第二阶段——8世纪中后叶至13世纪,即藏传佛教雕塑艺术逐步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追求崇高、静穆的美学意境,有比较明显的波罗艺术风格和克什米尔艺术风格,托林寺、古格遗址等地遗存的雕塑艺术品也印证了这一点。

第三阶段——13世纪至15世纪末,即藏传佛教雕塑全面成熟阶段。

此时的西藏正处于藏族封建经济和文化上升时期,教派受到了各个封建主的大力扶持,寺院丛生,很多著名的寺院,如昌都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以及江孜白居寺等等,都是这一阶段建成的,藏族的艺术家们借鉴了印度、祖国内地和尼泊尔佛教雕塑的风格,并将这些风格融入到其作品中,形成了非常有特色的藏传佛教雕塑艺术,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非常精美,且具有风格古朴、粗犷、深邃、丰满等特点。

第四阶段——16世纪以后,即藏传佛教雕塑的逐渐繁荣和华丽阶。

这一阶段的佛像装饰艺术比以前要富丽豪华很多,而且工艺更加精细,看后让人啧啧惊叹,但是就其整个的艺术性来讲,与13至15世纪相比,这一时期的雕塑缺少丰富细腻的情感传达和个性刻画,与鼎盛时期的雕塑相去甚远。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西藏壁画与西藏壁画的风格特点   西藏徒步旅游墨脱攻略  好吃的藏式肉包子 感受西藏魅力 

在朗玛厅过拉萨夜生活 了解西藏文化的窗口   藏北享誉中外的虫草炖雪鸡怎么做?  

翻越多雄拉山口,对墨脱SayGoodbye    汉密到拉格,穿越仙境般的雨林   四海旅店,墨脱的“星级旅店”? 

大卡车和越野车是可以到达墨脱县城 搭车进墨脱    穿越塌方区 走过背崩到汉密的路 

从墨脱到背崩 路程比较远    80K,渝州招待所吃住凑合,却也舒坦!    波密到80K路况恶劣 车子在烂泥路上“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