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千年“堆谐”从民间歌舞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10-12-2013 来源:www.xz323.com

“堆”是“上”或者“高低”的意思,如藏族人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仁、定日、拉孜、萨迦县及阿里地区一带叫做“堆”;“谐”是“歌曲”的意思,所以“堆谐”指的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歌舞。堆谐是歌、舞、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边弹六弦琴边唱边跳,有情绪欢快、动作灵巧、自娱性很强等特点。

堆谐是从“果谐”演变而来的。果谐是一种自娱性的民间圈舞,特点是曲调优美、旋律悠扬、快板和慢板节奏变化很大、每个曲调都配有固定的歌词。

拉孜和萨迦、定日、昂仁等地的“堆谐”在风格和韵味方面都很相近,所以这一地区的“堆谐”被统称为拉孜“堆谐”。拉孜“堆谐”流传广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拉孜县的地理位置独特,民间歌舞形式也非常丰富,这些都为“堆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拉孜被称为“堆谐”的故乡。“堆谐”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

堆谐是农牧民群众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一种民间歌舞,而且其欢快、淳朴、粗旷、热烈等显著特点,使得这种歌舞形式历久不衰,千年来一直被雪域高原儿女们传承着。

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民间传统歌舞,到如今仍夹杂着浓郁的泥土气息,现在的堆谐已经走出了西藏,先后来到首都北京和沿海各地,登上了国内重要庆典的文艺舞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拉孜“堆谐”之所以能引起轰动,与拉孜县委、县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发展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很大的关系。拉孜县县委宣传部部长夏德敖说,以传承和保护为基础,对这些原生态的民间文化进行合理的创新,将民间的文化资源充分的发展起来,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将拉孜“堆谐”这一独特的藏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充分挖掘出来,为了把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拉孜县委、县政府一直在努力想办法,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和艰辛的探索。

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拉孜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拉孜县业余农民艺术团于2005年成立,借着这个机会,一群土生土长的拉孜农民,把“堆谐”歌舞跳到了拉萨,跳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跳上了200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拉孜“堆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成千上万的观众。2008年,拉孜“堆谐”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党的正确指导下,千年“堆谐”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民族文化,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相信“堆谐”还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从上海出发自驾车前往西藏珠峰     在宗噶的桑耶寺喝茶    经过托南加林宗在克德雪过夜 

穿过羊卓雍湖边美好的牧场和荒凉的高地   最著名的喇嘛庙桑耶寺    我到城堡的屋顶上去看收获庄稼 

班禅仁波切的丧礼,访问桑耶寺和稚隆    乌金离开萨迎在日喀则待了7天     离开申达丁中午到达朗巴温泉

日加申达寺历史比扎什伦布寺还要早几百年    乌金从萨迩回到仲孜      佛陀第一次转法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