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人吸鼻烟的习俗很早就出现了,而随着这一习俗的流传,吸鼻烟所用的容器,也慢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器物文化。鼻烟壶是一种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器物,它的形成,不仅显示了藏民族的聪敏和智慧,也展现了工匠们独具匠心的创造力,正是这些热爱生活的高原人,赋予了鼻烟壶生机和灵气。
关于鼻烟壶的来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藏王赤松德赞时期,在西藏的南部地区有很多的妖魔鬼怪,他们作恶多端,给众生带来了很多的灾难。为了解救众生,藏王特地从印度邀请莲花生大师降妖,莲花生大师的法力高超,把这些妖魔镇压在了桑耶寺,这些妖魔很多都俯首称臣,甘愿掏心献给师傅,并成为大师的护法神,但是还是有一些妖魔恶性不改,逃脱了法力,因为在逃跑的时候,血滴到了地上,而地上滴血的地方长出了烟草花,后来这些烟草花被人们发现,将其制成了鼻烟。因此,人们把鼻烟当作是秽物,而吸鼻烟就是对佛祖不敬。不过,即使有这样一个典故,鼻烟还是和香烟一样,很快的流传了起来。
鼻烟是用一种非常传统的工艺制作出来的:先把当地生产的麻黄烧成碳,然后过筛,为了方便保存,把过筛后的细粉加水做成饼状,晒干。而为防止在保存过程中出现吸潮现象,还要将碳饼继续烧,烧到碳饼变成纯白色为止,需要用的时候,将其拽出来掰成小块,在特制的研磨器上将其研磨成细粉,在这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添加烟草调制,当炭和烟草完全融合,并且在用手摸时感觉到润滑,这样工序就算是完成了。
鼻烟壶是从游牧民的生活中流传开来的,因为游牧民居无定所,会随着水草迁移,所以他们有把日常生活用佩带在身上作为装饰品的习惯,鼻烟壶也是装饰品之一,用鼻烟壶的人中,男性要比女性多,年纪大的人要比年轻人多。
每一种器物文化,都不会是孤立存在的,一般都是在与相邻区域、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过程中形成的,西藏的鼻烟壶文化也不例外,也吸收了很多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满清时期,吸鼻烟流行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所用的鼻烟壶也是造型细腻、精致、小巧,多呈扁圆形,非常精致,满族人所用的鼻烟壶流传到西藏以后,不仅丰富了西藏鼻烟壶的取材,也在器形上与本土特色完美结合,形成了西藏鼻烟壶粗中带细、刚柔并济的特点,在借鉴其他文化精华的同时,依然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除了有吸食的实用性外,鼻烟壶也是其所有者身份的象征,而且还具有送礼馈赠、争奇斗富乃至官场贿赂的功用。而鼻烟也不仅具有清除鼻塞,提神醒脑的功效,还是一种特殊的“名片”,与人交际时,可以赠送和交换鼻烟壶,这样就更容易和素不相识的人建立起友好的兄弟关系,这也是人们表达爱好和平心愿的一种方式。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金东藏纸 西藏传统纸币专用 拉萨尼木三绝:尼木藏尼纸 尼木藏香 普松雕刻 雪顿节的源起
北京四环东路的西藏书店 揭秘西藏闹市里的雪域风情 多民族杂居之地盐井 当地人的今昔生活
去往楚布寺 体验神奇的“去痘泉” 神秘木里独特的藏戏舞蹈形式 北京市藏式休闲酒吧一块放松心灵的憩息地
西藏昌都地区距离昌都镇神秘的“大脚印” 在西藏人民心中伟大的毛泽东 “堆谐”传奇从鲜为人知到走向世界
西藏自治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乃宁寺 千年“堆谐”从民间歌舞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