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坝,有一种存在了近500年的“百汪”曲种,这一曲种也是阿坝唯一用弦乐器伴奏的表演形式。
百汪是一种长约50公分的弦乐器,是藏族牧民们自制的。百汪的音桶是用野牛角或牦牛角截成的,头大尾小,有弯曲的弧度,筒面鞔上牛肚子表皮或大鱼皮,所以其发音非常的高亢。百汪的琴杆和弦轴是用杂木削制而成;弓杆用竹子或木头做成;弓毛用的是马尾;弦则是用牛背筋或牛尾搓绞制成。
在民间艺人中,有一首传唱颇广的《百汪歌》,这首歌被传唱到妇孺皆知的程度,而其歌词就详细的介绍了百汪的构造以及其社会功能,歌词的大意是:牛角胡啊,牛角胡,你与我无所不要,你要野牛犄角,又要老马尾巴,最后还要老树的眼泪(松香),我要的是衣帽鞋袜,酥油奶渣,马茶和糌粑......
从这首歌的唱词中,我们不仅可以知道百汪是由什么材料制成,而且还可以了解到百汪艺人所从事的是怎样的一种职业,也可以分析出当时艺人们的社会地位的非常低下的。在以前,百汪艺人的名字前会被加上“学布达”一类的绰号,大致意思是“靠猎食土狗为生的人”,土狗就是旱獭,在藏族人对猎食旱獭的人是很不齿的,所以这类人被视为下等人,所以这样的绰号具有侮辱性。
百汪是藏族牧民们用智慧创造出来的,像其他民族的乐器一样,都有很久远的历史。艺人们表演百汪时,会将牛角胡横在腰间,边拉边唱,恰到好处的表演,吸引了一大批人驻足观看。
可惜的是,到现在,整个安多地区能制作和演唱百汪的,只有一个人了,她就是红原县麦洼部落的仁青老人。
仁青老人已经有81岁高龄,她很高兴百汪能够传承下去,也很庆幸一生积累起来的艺术财富终于后继有人。因为自己的年纪大了,经济条件也有限,从众多百汪的爱好者中,仁青老人只选出了10个人传授,虽然很高兴,但不免有一些顾虑。
目前,百汪已经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资文化遗产名录,仁青老人作为演奏百汪的民间艺人,也被写入了当地管理部门名册。为了更好的传承百汪,政府为仁青老人修建了居室,而且每月都发放一定的生活费,条件越来越好了,仁青老人的生活,也因为百汪而忙碌了起来......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西藏感受到心态不同,幸福感迥异 旅客从9-10月去西藏旅游注意一些什么?
从重庆到西藏自助游详细方案 成都到西藏旅游 旅游行程推荐 从成都去西藏旅游 最实惠的自助旅游推荐
林芝到大峡谷和冰川的行程该如何安排(问答) 拉萨到米堆冰川最经济的旅游行程
从西安到那曲的火车有哪些 那曲有哪些旅游景点 从拉萨去纳木错 阴面的十八大梁和阳面的十八大岛
那曲旅游需知及攻略 去西藏羊卓雍错的旅游攻略 羊卓雍错及日喀则的交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