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尼木吞巴景区,会看到吞巴河沿岸长达3公里的一条木制栈道,在栈道旁边,还有大大小小的水磨在不停的转动。吞巴的水资源丰富,利用了这个优势,祖先们研制出了藏香的制作技艺,而经过了千百年,这个技艺依然传承着,并形成了水磨长廊这样一道亮丽的风景。
藏香的制作技法是吞弥?桑布扎从古印度带回来的,但并没有照搬照抄,而是结合故乡吞巴村的优势,因地制宜研制出水磨手工藏香制作技艺。也因此,早在1300多年前,一座座水磨就出现在了吞巴河畔,而拥有“智慧之源”之称的吞巴河,就成了藏香制作不可或缺的动力。
现在,沿河而建的水磨长廊已经成为吞巴景区里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尼木县旅游局局长张世杰介绍说,这条水磨长廊长约3公里,景区还专门修建了木制栈道供游客观看水磨工作的场景,也可以欣赏美丽的河景,这条水墨长廊上,共有253个水磨,1300多年前,吞弥?桑布扎组织吞达村民建造了水墨后,后人也不断的进行维修和扩建,现在就形成了现有的规模。
尼木藏香的制作,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特别是制作香砖这一步,而水磨恰好就是这一步骤中使用的重要工具。张世杰介绍了水磨的工作原理:制香的工人要先将精选出来的柏木放在水磨中将其磨碎,再做成泥塔,泥塔经过20天后可以晒干,晒干后用模具将其制成香砖,然后就是藏香制作的下个步骤了。据说,一个水磨每年可以带来3万左右的产值。
据张世杰介绍,当初建设这一景点时,主要目的是保护及展示尼木藏香的手工制作工艺,旅游接待充分利用了长廊里原有的设施,也结合水磨位置、地形等条件铺设了旅游路段,也改造提升了整体的环境。现在,水磨长廊已经成为吞巴景区的核心景点。
水磨长廊的路主要是当地常见的碎石土路,还有一些木栈道,游人们可以走在路上轻松的观赏主要的水磨。水磨长廊的沿途还有一些平整的地段,还有藏香和青稞的晾晒场,在这里,游人们可以了解一些藏香的生产过程。
吞巴景区不仅有水磨长廊,还有文化长廊,据张世杰介绍,文化长廊中将陈列大昭寺广场上立的唐蕃会盟碑等西藏历史上13块著名石碑的复制品,将这些著名石碑的复制品放在这个文化长廊中,是为了展示藏文字的独特魅力,而且还为游客们呈现了藏文字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
据介绍,这些石碑都是从内地订制来的,已经制作完成,已经有6块运回了西藏,等到全部石碑都运回来,就会全力打造这个文化长廊。最后,张世杰说,整个吞巴景区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日渐完善的!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布达拉宫 非同一般的建筑秘密 给孩子命名仪式的生活习俗 门巴族的礼服和首饰 西藏门巴族人民的居住
西藏殡仪服务必须遵循的行列严格的等级 哈达是西藏很普遍的礼节 青稞西藏生产的主要食物
西藏饺子,肺香肠,肝香肠 在藏族地区当地的血肠和安多面团条 糌粑(烤高原青稞粉)
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最喜爱的饮料 藏族饮食文化的发展 西藏的当地民居及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