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曾经是西藏的政教中心,它并不对称,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正中心点,但是,即使不具备这些传统宫殿的权威象征,它依然是那样的高耸,那样的威武。最初,布达拉宫只是一座白宫,经过后来几百年的扩建,逐渐形成了现有规模的建筑群,建筑群中的建筑并不是在同一时期完成,因此有些建筑在后来的扩建中逐渐转变了原有的地位,宫殿以藏式建筑为主,也融合了一些汉式装饰的特点,每个功能区之间有狭小深幽的回廊连接,整个布宫因此充满了宗教奥义。
很多金顶的下面安放着已逝达赖喇嘛的灵柩,这就导致了金顶的建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使得金顶在在整体上没有位置和建造时间规划,布宫的剩余空间本就不多,而金顶不断的增多,导致布宫更觉的拥挤。
布达拉宫经历过数次扩建,其中一次,一位叫做桑结嘉措的官员建议建造一座曼陀罗式的宫殿,但是被其他大臣否决了,因此这个被构想出来的宫殿没有实现。不过西藏其他地区的建筑,很多都是严格按照曼陀罗结构建造的,比如山南地区的桑耶寺,这更加凸显了宗教层面的意义。
布达拉宫宫殿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面面厚实而巨大的藏式石墙。布宫的外墙都是由黄冈石块砌成,工匠们在砌这些石墙的时候,要先依据石块的大小和形状将其分类,再将石块按照一层大块石、一层片石、一层碎石和一层夯土的次序垒起来。每一道墙分为内外两层,内墙是笔直竖立的,两层墙之间塞有烂泥和枯草,这样的设计有保温隔热的效果,宫殿的外墙有明显收分。
在石墙上,用不规则的碎石和夯土填补了大石块之间的缝隙,这样会让建筑有一定的弹性,万一发生地震的话,可以使建筑不容易倒塌。而在两层墙体之间的泥土和枯草,也有伸缩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布宫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岁月,仍然可以屹立不倒,即使是地震也没能击垮这座伟大的建筑。
布达拉宫的外墙被涂成白色,这不是粉刷的结果,而是泼漆造成,由于布达拉宫建的很高,当时的条件不能粉刷,所以人们就将石灰和牛奶从上往下泼在墙上,这样不仅美化了宫殿,而且也让石墙不易被腐蚀损坏。因为是泼漆,漆的分布并不均匀,直到现在,我们从下往上看布宫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一簇一簇堆积成蜂窝状的白漆。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连巴村传承数千年的制陶技艺 西藏的陵墓都有那些讲究 西藏寺院的的建筑特色
西藏有不少药用价值的植物 西藏常见的几种动物 藏族手工艺品 藏族文学 西藏的文字写作风格
藏戏是藏族人民的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绘画是另一个主要在西藏的艺术形式 藏族音乐悠久的历史
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的确认 已故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旅游西藏对藏文文法的了解
达赖喇嘛活佛转世制度始于16世纪中叶 达赖和班禅喇嘛的称呼由来 尼泊尔旅游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