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藏北牧区的帐篷 世界上最大的黑牛毛帐篷

发布时间:09-18-2013 来源:www.xz323.com

在藏北牧区,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帐篷,帐篷包括"黑帐"、"白帐"、"花帐"、"布帐篷"等类别,其中,"黑帐"是牛毛帐篷,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游牧文化的历史内涵。

"黑帐"也叫"黑牛毛帐篷",帐篷一般都是用牦牛的长毛织成,也就是用一种被称为"日雅"的粗氆氇缝制而成。每幅粗氆氇的宽度在30cm左右,长短则由帐篷的大小决定。把几幅"日雅"拼接在一起,做成两大片,这两大片相接的地方有宽约60cm的空隙,这个空隙可以放到帐篷的顶部,做成天窗。家庭的经济条件以及人口数量等因素,决定了帐篷的大小,帐篷做的越大,需要的"日雅"就越多,一般的帐篷大概需要二三十幅"日雅",而大的帐篷,大概需要四五十幅。因为牛毛帐篷呈黑色,所以称之为"黑帐",不过有些人家为了美观,会用羊毛"日雅"做一条白色的宽带,一直从帐篷门到篷顶,然后再从蓬顶延伸到后壁。

帐篷的组层部分包括篷顶、四壁、横杆、撑杆、橛子等,在蓬顶的正中开有天窗,天窗的作用是通风和采光,人们会在天窗上盖一块布,晴天可以打开,雨天以及晚上再盖上,这样就可以防止雨水和冷风进入帐篷。在蓬顶和四壁交接的地方,要在四角和四边的中部各缝一根长绳,这八根绳子被称为"琼塔","琼塔"的长度在七米至十几米不等,所用的一般是牛毛绳或牛皮绳,非常结实。在帐篷的四壁的底部,大概隔三四十厘米会装上一个小绳扣,用它们来牵钉橛子,固定帐篷。可以用左右帐"壁"重叠合拢的地方充当帐篷的门,白天可以把一端撩起来,另一端始终固定着;也可以用一道可以掀开的帘子做门,进出时可以掀开。

选址,是搭建帐篷时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尽量选在水草充盈、易于放牧和生活的地方搭建,藏民们选址的标准也有更为形象的说明,比如"东如开放、南象堆积、西如屏障、北象垂帘",或是"靠山高低适中,正前或左右有一股清泉流淌"等。按照祖先的习俗,帐篷的门要朝东。搭建帐篷的时候,先将帐篷顶部四角的"琼塔"绳拉向远处,并系在钉好的木橛上,然后在帐篷中架起一根木杆,可以起到横梁的支撑作用,再用两根立柱来支撑横梁两端,调整拉绳的松紧程度就可以固定帐篷了。将帐篷四壁底部的小绳扣用蹶子钉住,可以使帐篷的四壁紧绷起来。为了抵挡的住猛烈的寒风,在帐篷搭好后,还可以在帐篷内或帐篷外砌一圈矮墙,以达到挡风的效果。牛毛帐篷的优点是结实坚固,可以防风防雪;经久耐用,寿命可达几十年之久;帐篷大小可以调控,如果想要变大,就把"琼塔"绳下移,然后在帐篷底边接上一点;反之,则可以变小。

几千年来,帐篷,对于过着游牧生活的藏北牧民来说,就是温暖的家,即使是部落的首领,也是住在帐篷中,只是他的帐篷比较大而已。十八世纪初,作为那曲地区最大的教派——黄教建造了孝登寺,这是那曲的第一座房屋。西藏政府最先派往藏北的官员,也是住在帐篷里,只是他们只是在夏天才在藏北住几个月。后来,那曲的各类上层和富户逐渐开始建造小平房。直到1959年,取消农奴制,随着民主改革的顺利进行,西藏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各项事业也蓬勃发展,于是在藏北的草原上出现一大批小城镇,而那曲也成为了羌塘最为耀眼的明珠。改革开放以后,九成以上的牧民盖起了新房,过上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是西藏旅游分社以服务第一,诚信为本为宗旨,在区内外获 广泛好评。目前,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拥 有一批经验丰富、注重信誉、讲求效率的管理人 员和一支训练有素、语种齐备的翻译导游队伍,为您愉快的旅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西藏春节、藏历新年的有哪些饮食习俗   你绝对不能错过林芝墨脱最能陶冶身心的地方  

气候宜人的错那县勒布沟    西藏旅游山南景色欣赏——雅砻河     西藏旅游景点之一——珠峰大本营

珠穆朗玛峰——朝圣生命的意义    到西藏旅游,看到的是美景,体验到的是精神  去西藏旅游的完全攻略

有故事才有内涵,西藏古老的故事给你迷往的感觉    去西藏看寺庙,做一次旅游,一次心灵的旅游